共 5 条
脑缺血后体感诱发电位和脑电图波谱特征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陈力学
[1
]
姜利人
[2
]
刘宝松
[2
]
陈恒胜
[2
]
康格非
[1
]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临床生化教研室
[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
脑电图;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细胞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波谱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分布的关系。方法SD大鼠3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I/R3、12、24、48和72h组。采用四血管夹闭方法建立全脑I/R模型,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记录I/R后不同时间脑电图和SEP的变化,观察海马、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神经元凋亡数量。结果脑缺血后大鼠脑电图波幅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均<0.05),δ波构成比明显增加(P均<0.05);伤后SEP的P1波波峰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显著延长(P均<0.05),P1N1波波幅显著下降(P均<0.05);这些变化与伤后神经元凋亡以及自海马逐渐向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扩展的结果相吻合。结论脑电图和SEP结合分析可以反映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过程,对临床脑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1+256
+25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