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生态群体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33
作者
周鸿凯 [1 ]
郭建夫 [1 ]
黎华寿 [2 ]
吴钿 [1 ]
张建中 [1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光温因子;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典型相关分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13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5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F1生态群体为材料,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光温因子与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均有显著典型相关关系,尤其是营养生长期的光温因子与产量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λ1=0.9975**,其相关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96%,引起的产量变异为99.50%;光温因子主要通过对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作用而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不同生育期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并不相同,营养生长期为积温和有效积温,生殖生长期为极端温差和日照时数;光温因子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明显;不同生育期影响品质性状的主导光温因子不同,灌浆期前是积温,之后是极端温差和日照时数.
引用
收藏
页码:4663 / 46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温度对杂交中籼稻灌浆期淀粉体发育及胚乳透明度的影响 [J].
朱雪梅 ;
邵继荣 ;
杨文钰 ;
任正隆 .
作物学报, 2005, (06) :790-795
[2]   气候变化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J].
刘桃菊 ;
殷新佑 ;
戚昌瀚 ;
唐建军 ;
陈美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86-490
[3]   水稻早恢402体培株系产量与种子及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 [J].
谢戎 ;
何光华 ;
黄富 ;
吴丽君 ;
李永洪 ;
金良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3) :18-21
[4]   气象因子与地表植被生长相关性分析 [J].
徐兴奎 ;
林朝晖 ;
薛峰 ;
曾庆存 .
生态学报, 2003, (02) :221-230
[5]   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樊龙江 ;
胡秉民 ;
石春海 ;
吴建国 .
生物数学学报, 2002, (01) :97-103
[6]   光温条件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J].
陆燕鹏 ;
万邦惠 ;
陈雄辉 ;
彭海峰 ;
梁克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26-228
[7]   典范趋势面分析及其在山西省沙棘灌丛水平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J].
米湘成 ;
上官铁梁 ;
张金屯 ;
张峰 .
生态学报, 1999, (06) :798-802
[8]   不同生育期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蔡昆争 ;
骆世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66-69
[9]   未来CO浓度增加和相应增温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以浙江省为例 [J].
郑志明 ;
严力蛟 ;
陈进红 ;
杨治斌 ;
周祥胜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1) :79-83
[10]   典型相关及其在热带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J].
林德光 .
热带作物学报, 1997, (01) :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