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玲玲
严伟
陆鑫
机构
[1]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旅游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 生态赤字; 低碳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南京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交通生态足迹最大,人均达到0.018 6hm2,旅游交通的生态消耗最大。(2)南京市旅游业目前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赤字为0.231 8hm2。(3)南京市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很高,为每公顷8 621美元,其中旅游游览生态足迹的效益最高,娱乐次之,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效益最低。(4)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174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孟繁斌.华侨大学.2006, 12
[2]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 2
[3]   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张约翰 ;
张平宇 ;
张忠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154-159
[4]   兰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J].
李军芳 ;
雒应福 ;
王莉霞 ;
张建东 ;
张志斌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88-91
[5]   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意义探讨 [J].
杨桂华 ;
李鹏 .
旅游学刊, 2007, (02) :54-58
[6]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 [J].
窦蕾 ;
李平 ;
姜财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5) :47-52
[7]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地理学报, 2004, (05) :763-771
[8]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