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被引:49
作者
戴其文 [1 ,2 ]
刘俊杰 [2 ,3 ]
吴玉鸣 [4 ]
徐伟 [5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3]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区域; 少数民族;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104 / 1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五个阶段 [J].
谭瑜 .
贵州民族研究, 2011, 32 (05) :80-83
[2]   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J].
陶雨芳 .
宁夏社会科学, 2011, (05) :153-157
[3]   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J].
宋俊华 .
文化遗产, 2011, (03) :1-7+157
[5]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J].
张晓萍 ;
李鑫 .
学术探索, 2010, (06) :105-109
[6]   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J].
熊正益 .
民族艺术研究, 2010, 23 (05) :11-15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 [J].
苑利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9) :20-25
[8]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 [J].
陈华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5) :87-91
[9]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 [J].
赵艳喜 .
贵州民族研究, 2009, 29 (06) :49-53
[10]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J].
林敏 .
浙江工艺美术, 2009, 35 (04) :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