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空间生产

被引:80
作者
付强 [1 ]
辛晓玲 [2 ]
机构
[1]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2]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学校教育空间; 构成类型; 空间生产;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提出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以及社会空间生产理论,赋予空间及其生产新的内涵和寓意。从社会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出发,建构学校教育空间的基本构成及其动态生成过程,从而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种空间化的视角和思维。据此,我们将学校教育空间分为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人际空间和体验空间四个部分。物理空间是学校教育空间最本质的构成范畴;由知识内容、知识的物质载体和知识的意义建构构成的知识空间;人际空间作为学校教育空间的动态生成系统,它彰显着学校教育空间的社会性和生成性;体验空间构成学校教育空间的动力系统。通过各个构成空间螺旋式的生产过程完成学校教育空间整体性的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J].
别敦荣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7 (05) :135-141+160+2
[2]   论空间的社会性——一个理论议题的探讨 [J].
林聚任 .
开放时代, 2015, (06) :135-144+8
[3]   知识内容:基本蕴涵、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J].
徐冰鸥 ;
潘洪建 .
教育研究, 2013, 34 (09) :120-127
[4]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 [J].
庄友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6) :116-122
[5]   社会空间的生产——析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 [J].
陆扬 .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5) :133-136
[6]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J].
何雪松 .
社会, 2006, (02) :34-48+206
[7]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J].
王策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3) :5-23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教学环境论.[M].田慧生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