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中的群体感知:概念的发展与融合

被引:5
作者
仇星月 [1 ]
陈向东 [1 ]
褚乐阳 [1 ]
潘香霖 [1 ]
赵瑞军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
关键词
群体感知; 概念; 元综合; 协作学习; 协同工作;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2.03.005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面对复杂、多元的协作情景,群体感知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协作对话机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进而提升团队凝聚力、团队任务绩效和调节水平等。针对目前群体感知相关概念各行其道、莫衷一是的现状,梳理了群体感知概念的分化与融合的发展过程,借助元综合对各类群体感知概念界定进行主题提取,通过转化实现概念综合,并将相关概念组织成语义网络形式。进而系统阐述群体感知的内容范围(内涵描述),明确群体感知的具体形式(外延界定),最终把不同研究中群体感知的概念综合成为具有高解释力和可读性的概念框架。该研究为群体感知应用的评估以及群体感知工具开发,提供了证据支持和理论基础,相应的概念分析过程,也可以作为元综合教育应用的示范案例以供后续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CSCL情境中的群体感知工具:设计类型与效果评估 [J].
欧阳嘉煜 ;
汪琼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2, (01) :14-23
[2]   共享调节学习中的群体感知:作用与机制 [J].
陈向东 ;
胡优立 ;
张蕾 .
远程教育杂志, 2021, 39 (05) :34-44
[3]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J].
万力勇 ;
大卫斯坦 ;
谢魁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6) :57-68
[4]   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实现与应用 [J].
胜楚倩 ;
刘明 ;
刘革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4) :104-112
[5]   群体感知效应促进线上协作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J].
马秀麟 ;
梁静 ;
李小文 ;
苏幼园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5) :81-89
[6]   群体感知视角下学习分析工具对协作学习表现的影响 [J].
李艳燕 ;
张媛 ;
苏友 ;
包昊罡 ;
邢爽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01) :104-112
[7]   针对学术定义的抽取规则构建方法研究 [J].
化柏林 ;
刘一宁 ;
郑彦宁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 (12) :5-9
[8]  
协作学习中的群体感知[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东, 2021
[9]  
镶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 格拉诺维特, 2007
[10]  
现代汉语小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