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麓侏罗系大理岩砾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李任伟
江茂生
李忠
孙枢
金福全
张雯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关键词
侏罗系; 大理岩砾石; 碳和氧同位素; 源区;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大别山北麓、合肥盆地南缘侏罗系三尖铺组和凤凰台组地层中含有大理岩砾石, 属山麓冲积扇环境沉积。它们的δ13 C数值范围为- 1.7‰~1.3‰, 大多数近于零值, 它们的δ18O数值从6.5‰~23.0‰。大别地块佛子岭群大理岩的δ13C数值为- 2.0‰~- 2.5‰, δ18O数值范围从6.3‰~13.1‰。大别地块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大理岩的δ13 C数值为1‰~6‰,δ18O数值为5‰~23‰。碳同位素组成的明显差别表明现今大别地块佛子岭群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不是合肥盆地南缘侏罗系大理岩砾石的来源区。由于δ13C的数值不随δ18O值的降低而变化, 且分布在一个狭窄的范围, 合肥盆地南缘侏罗系大理岩砾石的碳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它的原岩在沉积时海水的同位素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桂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地层学意义 [J].
邵龙义 .
沉积学报, 1999, (01) :84-88+120
[2]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框架 [J].
王清晨 ;
从柏林 .
岩石学报, 1998, (04) :76-87
[3]   大别山苏家河地区榴辉岩和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J].
傅斌 ;
郑永飞 ;
肖益林 ;
李一良 ;
龚冰 ;
李曙光 ;
孙卫东 ;
张四清 ;
张宗恒 .
地质学报, 1998, (04) :323-339
[4]   华南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旋回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J].
李玉成 .
沉积学报, 1998, (03) :52-53+55-57
[5]   大别山与榴辉岩共生大理岩的碳同位素异常 [J].
郑永飞 ;
傅斌 ;
龚冰 ;
肖益林 ;
李一良 .
科学通报, 1997, (21) :2316-2320
[6]   古生代海洋碳同位素演化 [J].
陈锦石,闻传芬,钟华,刘培伦 .
地质科学, 1995, (04) :338-347
[7]   大别山区(安徽部分)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 [J].
徐树桐 ;
江来利 ;
刘贻灿 ;
张勇 .
地质学报, 1992, (01) :1-14+97
[8]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from the UHP Shuanghe marbles, Dabie Mountains, China[J] . Qingchen Wang,Douglas Rumbl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