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73
作者
蔡红光 [1 ,2 ]
米国华 [3 ]
张秀芝 [1 ]
任军 [1 ]
冯国忠 [2 ]
高强 [2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施肥方式; 玉米; 氮肥效应; 氮素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三年定位试验,在东北春玉米连作区比较了农民习惯(一次性施肥)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表观平衡及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以期评价两种施肥方式对黑土氮素矿化、残留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氮(根据土壤无机氮测试推荐追肥量,Opt)处理玉米产量、生物量、吸氮量最高。农民习惯施肥1(氮肥85%基肥+15%种肥,Tra1)和农民习惯施肥2(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施入,Tra2)处理土壤残留无机氮含量变化受降水量影响较大,残留硝态氮下移明显。与Opt处理相比,三年连作后3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约2.0倍,60—90 cm硝态氮含量增加约2.4~3.3倍。Opt处理可显著降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在氮素输出项中,作物携出量因施肥方式不同而差异显著,氮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最高达400.9 kg/hm2。Tra2处理氮盈余最小,但以残留Nmin为主。氮肥一次性基施使氮素在土壤中累积较多,且易导致土壤残留硝态氮下移,从而对东北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在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无机氮测试推荐追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氮肥管理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刘占军 ;
谢佳贵 ;
张宽 ;
王秀芳 ;
侯云鹏 ;
尹彩侠 ;
李书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38-47
[2]   氮素实时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J].
叶优良 ;
黄玉芳 ;
刘春生 ;
曲日涛 ;
宋海燕 ;
崔振岭 .
作物学报, 2011, 37 (01) :152-157
[3]   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J].
石玉海 ;
许东恒 ;
王立春 .
玉米科学, 2010, 18 (05) :108-113
[4]   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中土壤氮矿化、残留特征及氮素平衡 [J].
蔡红光 ;
米国华 ;
陈范骏 ;
张秀芝 ;
高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5) :1144-1152
[5]   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征及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韩燕来 ;
张许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5) :3151-3158
[6]   东北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调查 [J].
高强 ;
冯国忠 ;
王志刚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229-231
[7]   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J].
叶东靖 ;
高强 ;
何文天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552-558
[8]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 [J].
石岳峰 ;
张民 ;
张志华 ;
宋瑞磊 ;
朱强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6) :95-98
[9]   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春玉米连作体系氮素平衡研究 [J].
高强 ;
蔡红光 ;
黄立华 ;
汪涓涓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8) :127-132
[10]   黑土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J].
乔云发 ;
韩晓增 ;
赵兰坡 ;
王树起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1) :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