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73
作者:
蔡红光
[1
,2
]
米国华
[3
]
张秀芝
[1
]
任军
[1
]
冯国忠
[2
]
高强
[2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施肥方式;
玉米;
氮肥效应;
氮素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三年定位试验,在东北春玉米连作区比较了农民习惯(一次性施肥)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表观平衡及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以期评价两种施肥方式对黑土氮素矿化、残留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氮(根据土壤无机氮测试推荐追肥量,Opt)处理玉米产量、生物量、吸氮量最高。农民习惯施肥1(氮肥85%基肥+15%种肥,Tra1)和农民习惯施肥2(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施入,Tra2)处理土壤残留无机氮含量变化受降水量影响较大,残留硝态氮下移明显。与Opt处理相比,三年连作后3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约2.0倍,60—90 cm硝态氮含量增加约2.4~3.3倍。Opt处理可显著降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在氮素输出项中,作物携出量因施肥方式不同而差异显著,氮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最高达400.9 kg/hm2。Tra2处理氮盈余最小,但以残留Nmin为主。氮肥一次性基施使氮素在土壤中累积较多,且易导致土壤残留硝态氮下移,从而对东北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在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无机氮测试推荐追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