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被引:4
作者
王垚芝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目标; 发展历程; 现实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是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又是中职教育的归宿,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曲折探索(1949~1976年)、逐渐明确(1977~1999年)、不断完善(2000~2012年)、立足创新(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表现出价值取向、核心内容、目标导向和人才类型等方面转变的特征。新形势下,要结合实际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现实定位,需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价值选择、深化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及凸显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反思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 [J].
徐鸿洲 .
江苏教育, 2017, (84) :64-65
[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研究 [J].
许艳丽 ;
李资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20) :5-9
[3]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J].
乔为 .
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 (07) :8-14
[4]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定位 [J].
宋晓欣 ;
闫志利 ;
杨帆 .
教育与职业, 2015, (33) :10-13
[5]   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 [J].
鄂甜 .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 (01) :13-17
[6]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推动中职教育再发展 [J].
李忠信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4 (01) :101-102
[7]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J].
钟秉盛 .
文教资料, 2012, (02) :119-121
[8]   论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J].
范烨 .
改革与开放, 2010, (24) :190-191
[9]   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 [J].
赵家祥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40-46
[10]   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探析 [J].
周明星 ;
陈豪好 .
职教通讯, 2005, (07) :17-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