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孔喉结构参数与悬浮物粒径匹配关系

被引:17
作者
叶珏男 [1 ,2 ]
唐洪明 [2 ]
吴小刚 [1 ]
王自力 [3 ]
王滢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化股份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
关键词
孔喉结构参数; 悬浮物粒径; 水质指标; 正交实验; 储层; 悬浮物粒径中值;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及粒径是注入水水质的重要指标,是造成地层损害的重要因素。在目前中国油田执行的行业标准中,对于渗透率大于600×10-3μm2的储层,笼统采用相同的水质标准不合适,给矿场水质指标优化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有效地保护储层,必须确定合理的水质指标,系统地研究悬浮物粒径与储层孔喉匹配关系。通过对渤海油区大量砂岩压汞曲线进行归纳,特别是对高渗透和特高渗透储层的孔喉结构参数进行了系统统计,结合过滤理论,提出了根据主流喉道半径优化悬浮物粒径中值的原则和依据。当悬浮物粒径中值小于1/10主流喉道时,才能能顺利通过岩石孔喉。根据孔喉分布大小和动态评价实验结果,推荐了不同类型渗透率储层允许通过的最佳悬浮物粒径中值:低—中渗透储层的最大值为2.5μm,中等渗透储层的最大值为3.0μm,中—高渗透储层的最大值为3.5μm,高渗透储层的最大值为4.0μm,特高渗透储层的最大值为5.5μm。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注水水质对储层渗流物性及油藏开发动态指标的影响研究.[D].张洪军.西南石油学院.2003, 01
[2]   新立油田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 [J].
李海燕 ;
徐樟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17-21+112
[3]   江汉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J].
侯丽平 ;
景岷嘉 ;
邓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31 (04) :64-68+86
[4]   悬浮颗粒对砂岩储层吸水能力影响评价 [J].
李海涛 ;
王永清 ;
蒋建勋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47-49+111
[5]   悬浮固相颗粒对储集层基质孔隙的堵塞规律研究 [J].
伦增珉 .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3) :30-32+39
[6]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研究 [J].
赵林 ;
黄琨 ;
占程程 ;
周理志 ;
杨之照 .
油田化学, 2005, (02) :150-153+183
[7]   河141区块注入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 [J].
吴云桐 ;
林永红 ;
汤战宏 ;
张文 ;
张书栋 ;
李景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64-66+8
[8]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