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黄矮病(RYSV)和矮缩病(RDV)的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2
作者
全国水稻病毒病研究协作组
机构
关键词
双季晚稻; 黄矮病; 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 矮缩病; RYSV; RDV; 黑尾叶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水稻病毒病和类菌原体病已知有10种,其中以黄矮病(暂黄病)和矮缩病的发病面积最大,为害最重。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南方1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流行。七十年代中期随杂交稻的推广,病害再次流行,1977年仅湖南省常德、益阳、岳阳三地区就损失稻谷3.3亿斤,益阳地区180万亩杂交晚稻有150万亩发病,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连作晚稻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感染期观察与综合防治效果考查 [J].
田学志 ;
高保宗 ;
陈兰胜 ;
嵇明福 .
浙江农业科学, 1983, (04) :190-193
[2]   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研究 [J].
陈声祥 ;
阮义理 ;
金登迪 ;
陈光堉 ;
林瑞芬 ;
高东明 .
植物保护学报, 1980, (02) :83-88
[3]   浙江省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J].
李德葆 ;
王拱辰 ;
盛方镜 .
植物病理学报, 1979, (02) :3-12
[4]   杂交晚稻黄叶的原因及其防治途径附视频 [J].
李宣铿 ;
黄费元 .
湖南农业科技, 1979, (03) :16-19
[5]   昆明地区水稻普通矮缩病初步研究 [J].
吴自强 ;
杨家鸾 ;
何云昆 .
云南农业科技, 1979, (01) :16-21
[7]   对水稻几种病毒病的研究 [J].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病毒病课题组 .
中国农业科学, 1977, (03) :53-62
[8]   晚稻矮缩病的主要感染期及其防治 [J].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矮缩病课题组 .
浙江农业科学, 1973, (05)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