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

被引:9
作者
陈静欣
苏彦捷
机构
[1] 北京大学心理系
[2] 北京大学心理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欺骗; 心理理论; 社会道德; 社会交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欺骗是涉及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维持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行为。以往,儿童欺骗行为通常作为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一个指标。在心理研究中,欺骗行为是作为探测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一个范式。整合心理理论与道德认知两方面的研究,考察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意图线索对5-11岁儿童理解说谎概念及道德评价的影响 [J].
徐芬 ;
刘英 ;
荆春燕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04) :35-39+46
[2]   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 [J].
徐芬 ;
荆春燕 ;
刘英 ;
包雪华 .
心理学报, 2002, (01) :74-80
[3]   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 [J].
徐芬 ;
王卫星 ;
张文静 .
心理学报, 2005, (01) :73-78
[4]  
儿童的道德判断[M]. - 山东教育出版社[瑞士]皮亚杰,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