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水稻剑叶形态相关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QTL)的定位

被引:18
作者
肖珂
左海龙
巩迎军
张俊芝
张永娟
董彦君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 相关; 剑叶形态; 数量性状位点(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籽粒中一半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剑叶形态改良一直是水稻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一个日本主要种植的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剑叶形态中的3个主要性状(剑叶长、叶宽以及其叶面积)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数量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研究表明,控制剑叶形态的3个主要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检测到影响3个性状的8个QTL,分布在第1,3,4,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94%22.07%,其中第4染色体上C1016标记和第6染色体上C556标记附近的共有6个QTL,其两侧的紧密分子标记在水稻株型分子育种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剑叶部分形态生理特性QTL分析以及它们与产量、产量性状的关系(英文) [J].
岳兵 ;
薛为亚 ;
罗利军 ;
邢永忠 .
遗传学报, 2006, (09) :824-832
[2]   水稻叶片形态因子的遗传力分析 [J].
吕川根 ;
宗寿余 ;
姚克敏 ;
夏士健 ;
胡凝 ;
邹江石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2) :95-99
[3]   水稻顶部三叶与穗重的关系及其QTL分析 [J].
王一平 ;
曾建平 ;
郭龙彪 ;
邢永忠 ;
徐才国 ;
梅捍卫 ;
应存山 ;
罗利军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1) :15-22
[4]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J].
吕川根 ;
邹江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6) :633-639
[5]   水稻剑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J].
李仕贵 ;
何平 ;
王玉平 ;
黎汉云 ;
陈英 ;
周开达 ;
朱立煌 .
作物学报, 2000, (03) :261-265
[6]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7]   籼粳交F1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J].
董彦君 ;
石守鋆 ;
张宏德 ;
董文其 .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01) :5-7
[8]   籼粳稻杂交的剑叶形态的遗传研究 [J].
晏月明 ;
王绪信 .
遗传, 1990, (01) :1-4
[9]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ource, sink and transport tissue with yield traits in rice[J] . K. Cui,S. Peng,Y. Xing,S. Yu,C. Xu,Q. Zhang.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3 (4)
[10]  
Genetic dissection of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affecting fecundity and yield in rice (shape Oryza sativa L.)[J] . Zhikang Li,Shannon R.M. Pinson,James W. Stansel,Andrew H. Paterson.Molecular Breeding . 199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