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的3个潜在领域——来自构造模型的论证

被引:22
作者
管树巍
陈竹新
方世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楔形体; 深层构造; 构造转换带; 恢复应变; 准噶尔盆地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定量化构造解析技术引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地震精细解释与三维地质建模中,提出并论证了未来油气勘探的3个潜在领域:①叠加楔形体,主要发育在第2排背斜带核部,由相互叠置的第三系构造楔组成,通常造成同一背斜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油气水特征;②深层中生界构造,由白垩系和侏罗系内的断层转折褶皱组成,与上覆第三系构造楔是不同层次和不同序次的冲断构造;③横向转换构造,主要发育于第2排背斜带,由相邻背斜之间的构造转换作用形成。上述3类构造的识别和落实应立足于有针对性的地震部署和成像处理,如果埋藏较深,则需要通过建立三维介质模型,基于地层力学结构计算构造内部应变状态,以评估深部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方位、发育强度和发育密度。图9表1参37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地层力学结构的三维构造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J].
管树巍 ;
Andreas Plesch ;
李本亮 ;
陈竹新 ;
何登发 .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140-150
[2]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J].
张义杰 ;
曹剑 ;
胡文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257-262
[3]   准噶尔盆地南缘若干不整合界面的厘定 [J].
白斌 ;
周立发 ;
邹才能 ;
朱如凯 ;
刘昊伟 ;
刘哲 ;
高建平 ;
杨文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270-280
[4]   准噶尔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含油砂岩地震正演模拟 [J].
张云银 ;
张建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1) :38-42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J].
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5) :569-574
[6]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水西沟群层序地层特征 [J].
王仁冲 ;
徐怀民 ;
刘楼军 ;
李林 ;
王利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5) :601-608
[7]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中的关键地震技术 [J].
帕尔哈提 ;
钱根宝 ;
蒋在超 ;
Shakir Shamshy ;
肖立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5) :31-36+196
[8]   构造楔形体的识别与勘探——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J].
管树巍 ;
李本亮 ;
何登发 ;
John HShaw ;
陈竹新 .
地学前缘, 2009, 16 (03) :129-137
[9]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时间 [J].
李树新 ;
何光玉 ;
何开泉 ;
万里皋 ;
刘登明 ;
孙卫东 ;
魏建强 ;
吴磊 ;
金伟峰 ;
冯曦 ;
林璐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04) :460-463+474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王磊 ;
刘桂莲 ;
余斌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5) :27-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