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治疗经验

被引:22
作者
毛恩强
李磊
秦帅
刘伟
雷若庆
汤耀卿
张圣道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SICU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反应期;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暴发性胰腺炎(FAP)急性反应期治疗的对策。方法将64例FAP患者分为死亡组(27例)和治愈组(37例)。分析急性反应期内休克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液体复苏参数;机械通气前24 h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泡动脉氧差(AaDO2)、持续血液滤过(CVVH)应用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发生率和疾病严重度。其次,分析外科干预方式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休克持续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治愈组显著延长(P<0.05);入院至入院后72 h的晶体量两组无显著差异,而治愈组输注的胶体总量和胶晶比值显著高于死亡组,且第三间隙液体潴留量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入院日治愈组的液体输注速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机械通气前24 h死亡组PaO2/FiO2和AaDO2较治愈组呈负性变化(P<0.05)。发病72 h内,治愈组CVVH应用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入院72小时内死亡组ACS发生率高于治愈组(P<0.05);入院后3 d内,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治愈组(P<0.05)。7~14 d内接受手术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7 d内和14 d后接受手术的治愈率(P<0.05);手术组第1次手术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显著提前(P<0.01),且治愈率明显低于穿刺引流组(P<0.05)。结论缩短缺氧时间、控制持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合理的外科干预是FAP急性反应期治疗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185 / 11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腹腔高压的识别与处理 [J].
毛恩强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05) :331-333
[2]   暴发性胰腺炎诊治关键探讨 [J].
孙家邦 ;
朱斌 ;
张键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01) :55-57
[3]   进一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探讨 [J].
毛恩强 ;
汤耀卿 ;
张圣道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01) :52-54
[4]   短时血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 [J].
毛恩强 ;
汤耀卿 ;
韩天权 ;
瞿洪平 ;
袁祖荣 ;
尹浩然 ;
张圣道 .
中华外科杂志, 1999, (03) :12-14
[5]   培养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摄取大肠杆菌脂多糖并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mRNA [J].
陈贤明 ;
野口和典 ;
谷川久一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7, (02) :16-19+68
[6]  
Therapy of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what mediators should we block?[J] . Guido Eibl,Heinz J. Buhr,Thomas Foitzik.Intensive Care Medicine . 2002 (2)
[7]  
Formalized therapeutic guideline for 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2 Mao EQ,Tang YQ,Zhang SD. World J Castroenterol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