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盖度及其配置格局的水蚀效应模拟

被引:16
作者
任柯蒙 [1 ,2 ]
卫伟 [1 ]
赵西宁 [3 ,4 ]
冯天骄 [1 ,5 ]
陈蝶 [1 ,5 ]
于洋 [1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坡位; 产沙量; 植被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因土壤侵蚀严重被视为生态脆弱地带,探讨植被盖度及其所处坡位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对坡面侵蚀产沙的预测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EPP模型情景模拟,分析了分布广泛、耐旱性强的长芒草和典型恢复灌木植被柠条在不同雨强(0.5、1.0、1.5 mm/min)、不同植被盖度(20%、40%、60%、80%)和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变化情况,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贡献指数阐明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对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的响应,并提出植被配置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1)提高植被有效覆盖度是减小土壤侵蚀的重要举措,且当植被分布在下坡位时坡面土壤侵蚀最少;(2)植被盖度可以有效减少产沙量。小雨强时,柠条和长芒草随盖度增加对泥沙的拦截率分别从38%增加到90%,64%增加到96%;中、大雨强时,植被盖度小于20%或者大于8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大于柠条坡面。盖度为40%—6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小于柠条坡面;(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坡位和植被盖度对坡面侵蚀产沙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当植被是长芒草时,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产沙有显著影响(P<0.01),植被是柠条时,坡位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产沙作用不显著;(4)通过模拟柠条和长芒草不同配置情景得出:长芒草分布在坡面下部产沙量较小,且当柠条和长芒草配比为1∶2时产沙量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8031 / 80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1] 基于水蚀预报模型的黄土高原水平阶减流阻蚀效应模拟
    任柯蒙
    卫伟
    赵西宁
    冯天骄
    陈蝶
    [J]. 生态学报, 2018, 38 (14) : 5067 - 5077
  • [2] 坡面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能量调控及水沙响应关系的影响
    苏远逸
    李鹏
    李占斌
    任宗萍
    肖列
    李聪
    汤珊珊
    王添
    张祎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05) : 32 - 39
  • [3] 极端暴雨洪水及侵蚀产沙对延河流域植被恢复响应的比较研究
    顾朝军
    穆兴民
    孙文义
    高鹏
    赵广举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10) : 1755 - 1767
  • [4] 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的研究评述
    秦伟
    曹文洪
    郭乾坤
    于洋
    殷哲
    [J]. 生态学报, 2017, 37 (14) : 4905 - 4912
  • [5] 草被地上部分水土保持作用研究进展
    张晓艳
    周正朝
    党珍珍
    [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01) : 47 - 50+69
  • [6] 植被覆盖下黄土凸型复合坡面水流特征
    魏霞
    李勋贵
    李占斌
    付玉凤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2) : 147 - 154
  • [7] 长芒草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周芝琴
    李廷山
    武艳培
    胡小文
    [J]. 草业科学, 2013, 30 (02) : 218 - 222
  • [8] 黄土丘陵区坡面水蚀对降雨和下垫面微观格局的响应[J]. 卫伟,贾福岩,陈利顶,吴东平,陈瑾.环境科学. 2012(08)
  • [9] 干旱地区土壤-植被-水文耦合、响应与适应机制
    李小雁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2) : 1721 - 1730
  • [10] 黄土丘陵区铁杆蒿群落和长芒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土壤养分效应
    张婷
    陈云明
    武春华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 (05) : 91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