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雪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俊峰 [1 ,2 ]
陈仁升 [1 ,2 ]
宋耀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2] 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积雪日数; 空间分布; MODIS; 季节及年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结合2001—2010年Aqua与Terra卫星MODIS积雪影像,分析了新疆、青藏高原和东北-内蒙地区积雪的空间稳定性,并探讨了这三大积雪区积雪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积雪区中新疆积雪空间稳定性最好,东北-内蒙地区次之,青藏高原较差,其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58、0.38和0.29。三大积雪区积雪年内分配存在显著的季节特征,2001—2010年新疆和东北-内蒙积雪区积雪面积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月,偶尔出现在12月,到7月和8月积雪面积很小;青藏高原积雪面积最大值则有可能出现在11—2月,其中以11月出现频率最高,10—3月的积雪面积差异相对其他两个积雪区的变化较小。从年际变化上看,2002年以来三大积雪区及全国稳定积雪面积无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1957—2009年中国台站观测的关键积雪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J].
马丽娟 ;
秦大河 .
冰川冻土, 2012, (01) :1-11
[2]   新疆北部地区MODIS积雪遥感数据MOD10A1的精度分析 [J].
张学通 ;
黄晓东 ;
梁天刚 ;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2008, (02) :110-117
[3]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进展 [J].
徐祥德 ;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56-772
[4]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02, (04) :496-508
[5]  
1951~1997年中国西北地区积雪水资源的变化[J]. 李培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S1)
[6]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Plateau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sian Monsoon[J]. 吴爱明,倪允琪.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04)
[7]   新疆天气过程特征与气候变化附视频 [J].
陈洪武 ;
杨青 .
新疆气象, 1997, (02) :8-10
[8]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Plateau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Tropical Pacific[J]. 吴爱明,倪允琪.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01)
[9]   中国西部SMMR积雪图的修正 [J].
李培基 ;
曹梅盛 ;
A.T.C.Chang ;
D.A.Robinson .
冰川冻土, 1992, (04) :366-374
[10]   中国季节积雪资源的初步评价 [J].
李培基 .
地理学报, 1988, (02) :1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