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分离

被引:2
作者
曾庆祝 [1 ]
许庆陵 [1 ]
黄儒强 [2 ]
邱礼平 [3 ]
机构
[1]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膜分离; 活性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51 [蛋白质];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30 ku、10 ku、6 ku、3 ku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扇贝酶解产物进行分级分离,并结合凝胶柱层析分离技术测定了各分离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同时还测定了各分离组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可以实现酶解产物按其分子量大小的分级分离,不同分离组分的ACE抑制力活性差异较大,总趋势是截留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超滤膜透过液的ACE抑制活性较强。其中,截留分子量为3 ku超滤膜的透过液具有最强的ACE抑制活性,其ACE抑制率I(%)=96.17%,半抑制浓度IC50= 0.078 mg·mL-1。通过对截留分子量为3 ku超滤膜的透过液依次经过Sephadex G-25及Sephadex G-1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分离出了ACE抑制活性最强的2个组分活性肽,其平均分子量分别为1 300 u和900 u左右,其IC50分别为0.026 mg·mL-1和0.012 mg·mL-1。
引用
收藏
页码:818 / 8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膜分离技术在低分子量生物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J].
姚红娟 ;
王晓琳 .
化工进展, 2003, (02) :146-152
[2]   大豆降压肽的研制(Ⅱ)——酶E作用条件的优化 [J].
吴建平 ;
丁霄霖 .
中国油脂, 1998, (03) :6-8
[3]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y peptides from Alaska pollack (Theragra chalcogramma) skin [J].
Byun, HG ;
Kim, SK .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1, 36 (12) :1155-1162
[4]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赵永芳 编.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