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

被引:36
作者
张鼐 [1 ]
田作基 [1 ]
吴胜华 [2 ]
毛光剑 [2 ]
脱奇 [1 ]
刘建宪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包裹体; 拉曼;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机组分增加,相继发生了早期碳酸盐沉淀(局限于个别夹层),石英一期加大边生成、绿泥石薄膜生成、长石岩屑溶解、石英二期加大边生成、以及含铁碳酸盐的沉淀。由于喜山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川西须家河组发生断裂活动,深部流体进入,部分裂缝中沉积了石英和方解石等。喜山期产生的裂缝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油气的运移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现今次生孔—裂缝型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179 / 2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川中~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储集条件研究 [J].
李耀华 ;
师晓蓉 ;
杨西南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6
[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地层古压力形成与演化的数值模拟 [J].
徐国盛,刘中平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1) :117-126
[3]   不同温度条件下乙酸对长石溶蚀过程的实验研究 [J].
黄思静,杨俊杰,张文正,黄月明,刘桂霞 .
沉积学报, 1995, (01) :7-17
[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淑蕙等 著, 1986
[5]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s and sandstone diagenesis. Surdam,RC,Crossey,LJ,Hagen,ES,Heasler,HP.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