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水温垂向分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8
作者
赵林林 [1 ,2 ]
朱广伟 [1 ]
陈元芳 [2 ]
李未 [1 ]
朱梦圆 [1 ]
姚昕 [1 ]
蔡琳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温分层; 太阳辐射; 气温; 风浪扰动; 蓝藻水华;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1.06.018
中图分类号
P332.6 [水温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揭示大型浅水湖泊水温分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温度链,高频观测太湖水温分层的周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太湖水体水温的垂向温差绝大多数处在0~1℃,部分处于1~4℃,偶尔超过4℃;太湖水体水温垂向温差存在季度、月、日差异,相应的分层位置也不同;水温分层影响因素包含太阳辐射、气温、风速、水密度和比热、藻华堆积等。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水温垂向温差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太阳辐射强度700 W/m2时。在夏秋季节风速低于4 m/s时,水温垂向温差随着风速增加而下降,而超过4 m/s时,则变化不大。气温的急剧变化容易使水体垂向产生较大温差。冬季低温期间由于水体密度和比热特性会产生逆温层。夏季藻华堆积可产生短期水温垂向较大温差。研究表明,作为一个水动力扰动频繁的大型浅水湖泊,仍然会存在短暂的水温分层,分层特征受气象条件控制。本研究成果对研究大型湖泊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湖泊生态模型构建和营养盐内源释放规律都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44 / 8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在夏季短时间尺度上的分层及其控制因素 [J].
赵林林 ;
朱梦圆 ;
冯龙庆 ;
刘笑菡 ;
朱广伟 ;
陈元芳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11, 23 (04) :649-656
[2]   太湖水体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J].
陈绍良 ;
陆建伟 ;
沈建强 .
江苏水利, 2009, (03) :38-39
[3]   太湖地区太阳辐射与水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叶绿素a的影响 [J].
陈桥 ;
韩红娟 ;
翟水晶 ;
胡维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1) :199-206
[4]   太湖日成层现象的监测与模拟研究 [J].
张玉超 ;
钱新 ;
钱瑜 ;
王勤耕 ;
陆根法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 (11) :23-26
[5]   浅水型湖泊水温日成层现象的初步探讨——以太湖为例 [J].
张玉超 ;
钱新 ;
石川忠晴 ;
孔繁翔 .
四川环境, 2008, (03) :45-48
[6]   太湖水温分层现象的监测与分析 [J].
张玉超 ;
钱新 ;
钱瑜 ;
陆根法 ;
石川忠晴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6) :117-121
[7]   分层型水库浮游生物的研究 [J].
王立武 .
水电站设计, 1999, (03) :63-70
[8]   洋河水库热成层对水质的影响 [J].
李凤彬 .
给水排水, 1999, (09) :19-21+2
[9]   风场对藻类在太湖中迁移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朱永春 ;
蔡启铭 .
湖泊科学, 1997, (02) :152-158
[10]   鄱阳湖的水温 [J].
徐火生 ;
欧阳幸福 .
海洋与湖沼, 1989, (04) :34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