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稻群体种植模式与稻瘟病控制研究

被引:12
作者
房辉
周江鸿
王云月
周惠萍
何霞红
孙雁
杨黎华
朱有勇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样性; 种群结构; 种植模式; 稻瘟病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0901 ;
摘要
【目的】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最佳种植模式,探讨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对稻瘟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汕优63与黄壳糯,采用混合间栽法,研究不同种群结构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结果】不同种群结构对黄壳糯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不同,相对防治效果随杂交稻群体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种群结构为1﹕15.01时对叶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种群结构为1﹕12.40时对穗颈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混合间栽的不同群体结构的复合产量都比净栽有所增加,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结论】黄壳糯与汕优63的群体比例为1﹕12.40~18.88是最优化的群体结构,不但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好,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16 / 9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 [J].
刘玉华 ;
张立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57-60
[2]   水稻多品种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 [J].
张先平 ;
孙敏 ;
邓根生 ;
王胜宝 ;
刘越君 ;
王晓娥 ;
王晖 ;
李勤 ;
杨利群 .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03) :62-65
[3]   土地当量比(LER)的计算校正探讨 [J].
蔡承智 ;
高军 ;
陈阜 .
耕作与栽培, 2003, (05) :18-20
[4]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J].
朱有勇 ;
陈海如 ;
范静华 ;
王云月 ;
李炎 ;
范金祥 ;
杨仕生 ;
马光亮 ;
陈建斌 ;
李作森 ;
卢宝荣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5) :521-527
[5]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 [J].
刘二明 ;
朱有勇 ;
肖放华 ;
罗敏 ;
叶华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2) :164-168
[6]   稻瘟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 [J].
范静华 ;
周惠萍 ;
陈建斌 ;
尹畅 ;
李作森 ;
陈海如 ;
刘进元 ;
朱有勇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325-327
[7]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 [J].
卢宝荣 ;
朱有勇 ;
王云月 .
生物多样性, 2002, (04) :409-415
[8]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控制稻瘟病的田间试验 [J].
吕亮 ;
陈其志 ;
陈茂华 ;
张舒 ;
田剑 ;
潘学义 ;
魏坦雄 ;
朱有勇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3) :228-230
[9]   云南稻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似性分析 [J].
孙雁 ;
王云月 ;
何月秋 ;
范静华 ;
陈建斌 ;
朱有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502-507
[10]   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稻种资源垂直抗性基因的利用 [J].
罗朝喜 ;
李进斌 ;
李成云 ;
尹良芬 ;
周晓罡 ;
王芳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