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的思考

被引:18
作者
许炜茹 [1 ,2 ]
林洪生 [1 ]
陈信义 [2 ]
张英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体外; 药理;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1.01.57.xuwr.054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独特的疗效和复杂性等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复方的体外药理研究方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方法的存在问题进行初步综述,提出要加强中药复方体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复方成分分析以及引进新的研究方法,以阐明复方的药理机制与物质基础,提高复方药理研究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2个中药复方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J].
卢芳国 ;
朱应武 ;
田道法 ;
伍参荣 ;
黄立中 ;
唐晓梅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4) :9-11
[2]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探讨 [J].
赵万红 ;
曹永孝 ;
袁泽飞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 (02) :122-124
[3]   中药复方861抑制肝星状细胞NF-κB活性的体外研究 [J].
尤红 ;
王宝恩 ;
马雪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2) :73-74
[4]   中药复方“冬夏丸”体外抑制Epstein-Barr病毒抗原表达的研究 [J].
黄培春 ;
邓惠华 ;
赵明伦 ;
于留荣 ;
黄添友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0, (02) :28-30
[5]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 [J].
高月 ;
吕秋军 ;
刘永学 ;
陈鹏 ;
谭洪玲 .
中国新药杂志, 2000, (05) :307-308
[6]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概述 [J].
包金风 ;
刘国卿 .
药学进展, 2000, (02) :89-92
[7]   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思考 [J].
刘成海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 (01) :53-56
[8]   中药血清药理学应用研究展望 [J].
蒙一纯 ;
丁霞 ;
贲长恩 ;
郭顺根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43-44
[9]   化学家怎样看中药复方研究 [J].
王夔 .
化学进展, 1999, (02) :78-79
[10]   葡糖甙为天然前体药物——以无菌及感染人肠内细菌大鼠模型予以证实 [J].
贺玉琢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9, (0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