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董超华
徐如宏
张庆勤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
[2] 贵州大学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
[3] 贵州贵阳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谷蛋白; 品质;
D O I
10.15958/j.cnki.sdnyswxb.2003.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国内外学者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开发并运用A-PAGE、SDS-PAGE、HPLC、RPHPLC、CZE等技术,按谱带迁移率的大小将醇溶蛋白分为4种,将编码醇溶蛋白亚基的基因定位于第1、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上。多数的醇溶蛋白组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少数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些醇溶蛋白的组分表现出共同遗传的特点,在杂交后代的分离中表现为一个遗传性状,由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将高分子量谷蛋白定位于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长臂上,将编码亚基的基因整理分类并命名。许多研究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培育出许多优质小麦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Genetics of wheat storage protein and the effect of allelic variation in bread-making quality. Payne P I. Planta . 1997
[22]  
Evaluating HMW glutenin subunits to improve bread-making quality of Whea. Kolster P vereiken J M. Cereal Foods World . 1993
[23]   适用于我国小麦醇溶蛋白分析的APAGE方法 [J].
阎旭东,卢少源,李宗智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