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

被引:237
作者
蔡骐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区; 趣缘群体; 趣缘文化传播; 共同体; 圈子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年来,趣缘群体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大规模兴起。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群体有别于现实中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求身份的认同和共同体的重建,并以新媒介技术为依托构建起"小世界网络",形成了兼具传统社群凝聚力与现代社群自由度的趣缘共同体。从本质上看,趣缘群体是一种以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它构建了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的趣缘"圈子",并形成了"圈子化"的文化传播机制:圈子内部的信息扩散同时遵循相对封闭的圈子化路径和相对开放的交错式社会网络路径,人际间的传播互动则表现为扁平化与层阶化并存的结构;不同圈子之间存在着或对抗或联盟的关系,而同时,其在社会支配性原则的影响下也呈现出权力等级化的链式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126 +12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 [J].
彭兰 .
国际新闻界, 2012, (10) :6-14
[3]   网络社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J].
张文宏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4) :68-73
[4]   网络社区中的“小世界网络”现象研究 [J].
李世亮 .
传媒观察, 2011, (02) :43-44
[5]   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 2009, (07) :71-75+189
[6]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J].路易斯·沃斯;赵宝海;魏霞;.都市文化研究.2007, 01
[7]   论网络趣缘关系 [J].
谢玉进 .
重庆社会科学, 2007, (03) :115-118
[8]   论罗素的“节奏”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J].
龙希成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1) :104-108
[9]   从两对范畴看滕尼斯与涂尔干的学术旨趣——浅析“共同体”“社会”和“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J].
汪玲萍 .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12) :8-11
[10]   网络趣缘群体与青少年发展 [J].
谢玉进 .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07)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