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

被引:7
作者
黄清华
黄福堂
侯启军
机构
[1]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晚中生代; 盆地环境; 生物演化; 介形类; 叶肢介松辽盆地; 叶肢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经历了热隆张、裂陷、坳陷和萎缩4 个地质演化阶段,后3 个阶段相应发育了三大生物群,即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明水生物群。通过对三大生物群中介形类和叶肢介的演化史研究,认为环境的变化影响和控制着生物的发生、发展和繁盛。构造活动期,生物组合具有低分异度、低丰富度的特点,化石的纹饰结构也相对简单;构造平稳期,湖生生物迅速发展并繁盛,生物组合具有高分异度、高丰富度的特点,化石壳面纹饰结构趋于复杂化、多样化。从单一超层序的沉积体系域演变来看,随着古湖盆水体的进侵和加深,生物组合特征也表现为由低分异度、低丰富度逐渐向高分异度、高丰富度发展,并且化石壳面纹饰结构有由简单逐渐向复杂化、多样化方向演化发展的趋势;从化石的横向分布来看,滨浅湖相暗色泥岩中化石含量最丰富,其次是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深湖相、山前平原淤积相和泛滥平原相中少见化石。生物在其地史演化进程中,记载了环境变迁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沉积盆地中产出的化石组合特征,再现古地理、古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9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海侵事件质疑 [J].
黄福堂 ;
迟元林 ;
黄清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124-127+10+19
[2]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特征 [J].
刘招君 ;
王东坡 ;
刘立 ;
刘万洙 ;
王璞君 ;
杜晓弟 ;
杨光 .
地质学报, 1992, (04) :327-338
[3]   热河动物群的起源、演化与机制 [J].
王思恩 .
地质学报, 1990, (04) :350-360
[4]   从事件地层学角度探讨东亚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J].
刘本培 ;
陈芬 ;
王五立 .
地球科学, 1986, (05) :465-472
[5]  
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M]. 地质出版社 , 田在艺, 1997
[6]  
松辽盆地白垩纪石油地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4
[7]  
中国北方含油气区白垩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叶得泉,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