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海侵事件质疑

被引:18
作者
黄福堂
迟元林
黄清华
机构
[1]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海侵,海绿石,岩相古地理,湖相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中白垩统松花江生物群中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等海相起源生物的属种及海绿石矿物。海源生物具有低分异度、低丰富度的特点,且与典型陆相生物叶肢介、轮藻共生,而海绿石矿物则广泛见于登娄库组至明水组,其成分具有高铝、低铁、低钾特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近年来陆相沉积盆地中有关沟鞭藻、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海源生物及海绿石矿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中白垩统海源生物和海绿石矿物的海相性提出了质疑。结合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资料,认为海源生物和海绿石矿物的出现代表了大型封闭古咸化湖环境,它们的存在不能作为海侵的证据。松辽盆地中白垩统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陆相咸化湖泊和深水湖相沉积。图1表1参23(黄福堂摘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7+10+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徐钰林 ;
孙镇城 .
现代地质, 1998, (01) :3-5
[2]   中国西部晚第三纪—第四纪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冯晓杰 ;
杨藩 ;
徐钰林 ;
杨平 ;
李东明 .
现代地质, 1997, (03) :10-12+14-15
[3]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J].
叶淑芬 ;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
地球科学, 1996, (03) :35-39
[4]   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海侵与油气关系 [J].
裘松余 ;
卢兵力 .
地质论评, 1994, (03) :229-236
[5]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特征 [J].
刘招君 ;
王东坡 ;
刘立 ;
刘万洙 ;
王璞君 ;
杜晓弟 ;
杨光 .
地质学报, 1992, (04) :327-338
[6]   苏北盆地早第三纪海侵析疑 [J].
王仪诚 ;
陈永祥 .
石油学报, 1992, (02) :137-142
[7]   山东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海侵的讨论 [J].
姚益民 ;
徐金鲤 ;
单怀广 ;
李经荣 .
石油学报, 1992, (02) :29-34
[8]   松辽盆地白垩纪两次海侵的沟鞭藻类新属种 [J].
高瑞祺 ;
何承全 ;
乔秀云 .
古生物学报, 1992, (01) :17-18+20
[9]   陆相沟鞭藻的起源和演化及其生油意义 [J].
茅绍智 ;
余静贤 .
地球科学, 1990, (03) :283-290+349
[10]   东濮盆地晚始新世生物群及其古环境的探讨 [J].
赵志清 ;
吕红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3) :31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