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可能”与“不可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教育价值的再探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解读之一
被引:32
作者:
李欢冬
[1
]
樊磊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来源: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
深度学习;
个性化学习;
教育应用;
智能感知;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5.006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日益广泛的应用,已引起了教育界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广泛探讨。通过梳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可能模式,提出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与评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远影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特征和影响,将从感知、知识和认知三个层面上由浅入深地逐渐体现出来;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将在教学组织、教师角色、智能校园、教育宏观决策、教育监管、教育公平和教师能力等各个方面,给教育带来显著变化。为此,从教育观念、教育资源、设施设备、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