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

被引:68
作者
陈继康
李素娟
张宇
陈阜
张海林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耕作; 土壤温度; 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连续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气温。【结果】各层次土壤温度日变化随气温呈正弦函数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随土壤深度呈"锥形";2.5~80cm土壤深度每增加5cm,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滞后1.2h左右;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具有显著差异,秸秆覆盖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最高温度0.66~4.85℃,而在越冬期提高最低温度0.64~0.87℃;冬小麦生长前期(出苗-拔节)免耕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其中较翻耕降低0.65~5.21℃,较旋耕降低0.48~3.89℃。【结论】不同耕作方式各层次土壤温度均极显著响应气温变化;耕作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而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表现为降温效应,究其原因是由于较大程度地降低高温而较小程度地提高低温;越冬期表现增温效应是由于显著提高了各个时刻的土壤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592 / 26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Influence of pH and temperature on microbial activity, substrate availability of soil-solution bacteria and leaching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a mor humus[J] . S. Andersson,S.Ingvar Nilsson. &nbsp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1 (9)
[2]  
Winter soil temperature (2–15<ce:hsp sp="0.25"/>°C) effect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in clover green manure amended or unamended soils; a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y[J] . W.R Cookson,I.S Cornforth,J.S Rowarth. &nbsp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2 (10)
[3]   土壤温度与气温及纬度和海拔关系的研究 [J].
冯学民 ;
蔡德利 .
土壤学报, 2004, (03) :489-491
[4]   玉米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和土壤蒸发的影响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裴冬 ;
孙宏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171-173
[5]   残茬覆盖对寒地旱作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J].
张伟 ;
汪春 ;
梁远 ;
李玉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5) :70-73
[6]   北方农牧交错带免耕对农田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J].
秦红灵 ;
高旺盛 ;
李春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40-47
[7]   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灌丛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英文) [J].
金钊 ;
齐玉春 ;
董云社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7, (03) :231-235+251
[8]   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生长季农田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J].
李琳 ;
张海林 ;
陈阜 ;
李素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65-2770
[9]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J].
李素娟 ;
陈继康 ;
陈阜 ;
李琳 ;
张海林 .
作物学报, 2008, (02) :290-296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旱作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J].
王宏立 ;
张祖立 ;
张伟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