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

被引:29
作者
马井会 [1 ]
郑有飞 [2 ]
张华 [3 ]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光学厚度; 复折射指数; 光学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Global Aerosol Data Set)计算了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以及在波长0.55μm处的光学厚度、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在全球的分布,并分析了原因。通过分析黑碳气溶胶复折射指数虚部、单次散射反照率、非对称因子、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随波长的变化,得出黑碳气溶胶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在小于0.5μm的短波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数量级,随着波长的增大,吸收系数比散射系数大几个数量级;黑碳气溶胶对小于1μm的短波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另外还给出了冬夏两季南北半球及全球黑碳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值、7个地区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及质量浓度最大值,其中冬季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最大值为0.027 5,位于东亚地区;而质量浓度最大值为1.555μg/m3,位于西欧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北方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和粒子谱的反演
    刘菲
    牛生杰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 775 - 781
  • [2] 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瞬时谱分析及拟合
    顾宇丹
    牛生杰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 500 - 506
  • [3]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延昊
    矫梅燕
    毕宝贵
    刘桂清
    [J]. 气象科学, 2006, (01) : 110 - 117
  • [4] 南京市气溶胶PM2.5一次来源解析
    樊曙先
    徐建强
    郑有飞
    谢学俭
    [J]. 气象科学, 2005, (06) : 587 - 593
  • [5]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黄梦宇
    赵春生
    周广强
    段英
    石立新
    吴志会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 360 - 368
  • [6] 近10年中国16个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宗雪梅
    邱金桓
    王普才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2) : 201 - 208
  • [7] 黑碳气溶胶研究新进展
    白建辉
    王庚辰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09) : 585 - 591+607
  • [8] 利用MODIS资料反演兰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赵秀娟
    陈长和
    张武
    郭铌
    [J]. 高原气象, 2005, (01) : 97 - 103
  • [9] 北京晴天紫外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与分析
    刘新罡
    吕达仁
    肖稳安
    刘春田
    屈玉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1) : 51 - 57
  •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J]. 刘桂青,毛节泰,李成才.上海环境科学. 200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