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被引:10
作者
邓祖琴 [1 ]
韩永翔 [1 ,2 ]
白虎志 [1 ]
赵天良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加拿大环境署空气质量研究部
关键词
沙漠地区; 沙尘气溶胶; 太阳辐射; 沙尘暴; 起沙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大陆气溶胶指数(TOMS AI)、太阳辐射、沙尘能见度、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AI值不但取决于沙尘暴的发生,而且取决于太阳辐射.这表明沙尘暴起沙模型和尘卷风与干热对流的联合起沙模型互为补充,沙漠地区上空的沙尘气溶胶含量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由太阳辐射引发的尘卷风与干热对流较沙尘暴过程更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233 / 12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沙漠与治理研究50年 [J].
吴正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1) :1-7
[2]   中国沙漠沙尘气溶胶对沙漠源区及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辐射加热的影响 [J].
王宏 ;
石广玉 ;
王标 ;
李伟 ;
李书严 ;
赵天良 .
大气科学, 2007, (03) :515-526
[3]   沙尘天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J].
沈建国 ;
李嘉鹏 ;
牛生杰 ;
姜学恭 .
中国沙漠, 2007, (03) :495-501
[4]   利用EP/TOMS遥感资料分析我国上空沙尘天气过程 [J].
高庆先 ;
任阵海 ;
李占青 ;
普布次仁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4) :96-101
[5]   北太平洋地区春季粉尘的空间分布特征——观测及模拟 [J].
韩永翔 ;
赵天良 ;
宋连春 ;
康凤琴 ;
奚晓霞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257-261
[6]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粒谱特征 [J].
成天涛 ;
吕达仁 ;
陈洪滨 ;
李占清 .
大气科学, 2005, (01) :147-153
[7]   塔克拉玛干沙尘活动对下游大气PM10浓度的影响 [J].
刘晓东 ;
田良 ;
张小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17-21
[8]   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表辐射的影响 [J].
高庆先 ;
任阵海 ;
李占青 ;
普布次人 .
资源科学, 2004, (05) :2-10
[9]   尘卷风的形成、结构和卷起沙尘过程的数值研究 [J].
顾兆林 ;
赵永志 ;
郁永章 ;
冯霄 .
气象学报, 2003, (06) :751-760
[10]   中国西北沙尘源区与日本沉降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理化特征及对比 [J].
刘明哲 ;
魏文寿 ;
周宏飞 ;
Sadayo Yabuki .
中国沙漠, 2003, (04)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