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辨证分型与痛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6
作者
潘碧琦 [1 ]
潘建科 [2 ]
刘军 [3 ]
陆强益 [1 ]
机构
[1] 广州市东升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3] 广东省中医院
关键词
痛风; 辨证分型; 危险因素; 相关性;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13.07.035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痛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原发性痛风患者160例,以证候要素为辨证基础,分析痛风患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痛风危险因素的联系。结果:中医证型出现频率:湿阻型143例(89.4%)、热毒型122例(76.3%)、气虚型125例(78.1%)、痰浊型101例(63.1%)、血瘀型75例(46.9%)、阴虚型63例(39.4%),所有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相兼证型。血瘀型、阴虚型的年龄相对高于热毒型、气虚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瘀型、阴虚型的病程相对长于湿阻型、热毒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阻型、气虚型的体重指数(BM)I相对高于血瘀型、阴虚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阻型、阴虚型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高于热毒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阴虚型的糖尿病患病率相对高于热毒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阻型、热毒型的吸烟者比例相对高于血瘀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阻型、气虚型的饮酒者比例相对高于血瘀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气虚型在缺乏体力活动方面相对高于痰浊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阻型、热毒型的血尿酸(sUA)相对高于阴虚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湿阻型、痰浊型及气虚型甘油三酯(TG)相对高于血瘀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热毒型的C-反应蛋白(CRP)相对高于阴虚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患者痛风家族史、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风的辨证分型与痛风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   Lifestyle and gout [J].
Hak, A. Elisabeth ;
Choi, Hyon K. .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2008, 20 (02) :179-186
[3]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J].
张爱红 ;
朱婉华 ;
顾冬梅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 (06) :536-540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J].
徐邦杰 ;
符德玉 ;
王世红 ;
张雪梅 ;
何淑寅 ;
周端 ;
钱岳晟 ;
金露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01) :22-24
[5]   痛风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J].
钟秋生 ;
周光辉 ;
钟婉洪 ;
刘瑾 ;
邓卫玲 .
新中医, 2010, 42 (10) :88-89
[6]   原发性痛风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J].
周彩云 ;
马芳 ;
唐今扬 ;
崔译心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28) :3577-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