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模型的长沙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分析

被引:15
作者
郭荣中 [1 ,2 ]
申海建 [3 ]
杨敏华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3]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灰色模型; 长沙市;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4.036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足迹方法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长沙市1996—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利用灰色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长沙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232 6hm2增加到1.872 2hm2;同期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由0.391 8hm2逐年下降到0.355 0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96年的0.840 8hm2增加到2008年的1.517 2hm2,呈增长趋势。同时根据预测出的研究区域2011—202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得到2020年研究区域人均生态赤字将增加到2.736 3hm2,表明当前长沙市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区域超负荷的生态状态呼吁当地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以真正实现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 [J].
安宝晟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14, 34 (04) :1002-1009
[2]   甘肃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J].
郑晖 ;
石培基 ;
何娟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10) :13-18
[3]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研究 [J].
王宁 ;
粟晓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3) :221-227
[4]   水足迹视角下区域水资源灾变的灰色拓扑预测 [J].
李健 ;
张吉辉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1) :1-4
[5]   吉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研究 [J].
高标 ;
崔凤午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06) :105-110+116
[6]   基于生态足迹和灰色关联度的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宫继萍 ;
潘竟虎 ;
石培基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2) :198-201
[7]   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J].
何淑勤 ;
郑子成 ;
孟庆文 ;
宫渊波 ;
王昌全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6) :118-122
[8]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J].
张恒义 ;
刘卫东 ;
林育欣 ;
单娜娜 ;
王世忠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738-2748
[9]   中国1961~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8, (01) :338-344
[10]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 [J].
王保利 ;
李永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77-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