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改进及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的行为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唐军
徐海伟
吴旋
曹娟
黎海蒂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胚胎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 6 羟多巴胺 (6 OHDA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技术改进方法 ,并对改进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观察神经前体细胞定点移植对改进型PD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 O HDA双点微量注射于大鼠左侧大脑制备PD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无血清神经诱导 ,神经前体细胞脑内移植 ,移植后PD大鼠行为变化。结果改进注射方法后P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为 73 .3 %,较常规制备方法明显提高 ;神经前体细胞脑内移植后的PD大鼠的旋转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使用 6 OHDA双点注射选择性破坏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 ,可建立较稳定的且成功率较高的PD模型。小鼠ES细胞诱导的神经前体细胞脑内移植后PD大鼠旋转次数明显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黑质注射脂多糖致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 [J].
刘军 ;
陈生弟 ;
刘振国 ;
乐卫东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 (02) :109-111
[2]   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周厚广 ;
陆建明 ;
鲍远程 ;
汪瀚 ;
张波 ;
陈怀珍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1) :8-11
[3]   铁剂诱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J].
陈先文 ;
陈生弟 ;
刘振国 ;
肖勤 ;
王瑛 ;
翁中芳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2, (01) :43-46
[4]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 [J].
吴旋 ;
黎海蒂 ;
李树浓 ;
徐海伟 ;
徐令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 (11) :1260-1263
[5]   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J].
杨辉,张可成,蔡文琴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5, (04) :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