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15
作者:
吕国华
王冰
李晶
刘伟东
尹刚辉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
来源:
关键词:
胸腔镜;
胸椎;
结核,脊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脊柱前路重建的60例胸椎结核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7·4岁。病变累及T4-T12椎体。50例有明显椎旁脓肿,17例合并胸膜炎,硬膜囊受压42例。术前拟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29·2°(18°42°)。术前神经系统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6;D级19例;E级30例。结果60例手术顺利完成。均采用钉棒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28例。平均手术时间230min(180~320),平均出血量570(350~1200)ml,平均胸腔置管引流时间3·6d(3~5d)。临床疗效优良率91·7%。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18·5°(16°33°),矫正率36·6%。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0%。经术后2~6年,平均3·4年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30例末次随访术后神经功能获1~3级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为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易、安全、有效、实用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043 / 304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