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12
作者
洪鸿加 [1 ,2 ]
彭晓春 [1 ]
陈志良 [1 ]
张杏杏 [1 ,2 ]
刘强 [1 ,2 ]
曾东 [1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 驱动力; 长沙市;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0.03.050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基于1990—2006年期间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数据,分析长沙市耕地资源的发展现状和时空变化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耕地面积在1990—2003年呈逐步下降趋势,年均耕地递减率约为0.26%;2003—2006年耕地呈小幅度增长趋势。(2)区域差异度计算结果表明,长沙市不同的区县耕地变化速度和区域差异明显,耕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县。(3)主成分分析表明,长沙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可以总结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和农业科技水平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因子是最为关键因素。(4)多元回归分析也表明,经济因素是长沙市耕地变化最为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4) :75-81
[2]   近十年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理性思考 [J].
王良健 ;
陈秧分 ;
林目轩 ;
何琼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1) :50-54
[3]   武汉市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6) :117-121
[4]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J].
李景刚 ;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辜智慧 ;
徐伟 .
地理学报, 2004, (02) :274-282
[5]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耕地非农化有关问题分析 [J].
欧小鸥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8-21
[6]   长江三角洲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及总量动态平衡前景分析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25-532
[7]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
[8]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9]   Rangeland to cropland conversions as replacement land for prime farmland lost to urban development [J].
Greene, RP ;
Stager, J .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1, 38 (04) :5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