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29
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王宗明
张柏
金翠
李方
刘焕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三江平原; 耕地面积;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4.023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本文对三江平原建国以来耕地变化方式及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50多年里,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建国初期的1954年,耕地面积为17133.81 km2,所占比重仅为15.91%;2005年耕地为55688.45 km2,面积比为51.17%,耕地面积净增加了38554.64 km2,年均耕地增加面积为755.97 km2。通过耕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分析表明,湿地开垦对耕地的增加贡献最大,其次为林地与草地。通过垦殖指数及其变化模型分析表明,三江平原不同历史时期耕地面积的变化速率存在很大的时空差异;区域本身人口急剧增加、国家有计划的农垦移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是导致本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三江平原区域自然条件,尤其是地势、地貌与土壤条件同样影响着三江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