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甘南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生产力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文业
[1
]
戚登臣
[1
]
李广宇
[1
]
魏强
[1
]
王芳
[1
]
孙飞达
[2
]
刘振恒
[3
]
朱丽
[1
]
机构:
[1]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3] 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
来源: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地;
生态位特征;
生产力;
玛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取样方法,对玛曲县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的植物种群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莎草植物(嵩草)为绝对优势种,杂类草(金莲花)为主要伴生种。非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甘青青兰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913和0.911,而绝对优势种嵩草和主要伴生种金莲花的生态位宽度较低,分别为0.906和0.64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42.29%。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04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20.55%。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种对乳白香青和毛茛0.082),而生态位窄的物种相互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小(如种对二裂委陵菜和金莲花0.033)。高生态位宽度与低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也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如种对车前和毛茛0.065),反之则低。杂类草鲜草产量、地上生物量比例最高,依次为100.00 g/(m2.a)、43.37%。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