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中通过细胞融合的质粒转移

被引:50
作者
江行娟
杨庆云
任大明
冯德鑫
叶银凤
盛祖嘉
机构
[1]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2] 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教研组
关键词
原生质体; 质粒转移; 融合率; 菌落形态; 链霉素抗性; 融合子; 枯草杆菌; 细胞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PEG存在下,枯草杆菌BD366(pUB110)菌株和G1菌株的原生质体以10-6—10-4的融合率发生融合。在染色体的抗药性标记、营养要求和一般细菌学特征鉴定方面,多数融合子相似于亲本G1,所不同的是质粒上的抗药性标记相同于另一亲本菌株BD366,并且在高渗培养基上具有独特的菌落形态。融合子的以上一些特征极为稳定。高温能使质粒pUB110消除,质粒消除后融合子的菌落形态转变成为亲本G1的形态特征。我们认为双亲细胞融合后没有发生遗传重组,而是在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于是质粒pUB110可能出现在G1细胞中,因此本文为通过细胞融合的质粒转移和由于某一特定质粒的存在而改变菌落形态提供了初步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HIGH-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OF BACILLUS-SUBTILIS PROTOPLASTS BY PLASMID DNA [J].
CHANG, S ;
COHEN, SN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1979, 168 (01)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