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地灾害链

被引:30
作者
钟敦伦 [1 ]
谢洪 [1 ]
韦方强 [1 ,2 ]
刘洪江 [3 ]
汤家法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山地灾害; 山地灾害链; 致灾因素; 灾害链结构; 灾害链防治;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3.03.019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山地灾害链是具有灾变条件的山地环境,在致灾因素的作用下,一种山地灾害发生后,引起其他种类山地灾害也相继或滞后发生的灾变现象,通常由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冰崩、雪崩、堰塞湖和水土流失等灾种及其相关灾变现象构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危害严重。根据山地灾害链的致灾因素不同将其划分成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和人为作用致灾3种类型,并进一步将其划分成8个亚类和128种灾害链形式。分析了山地灾害链的成因,认为山地灾害链是山地灾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传递和相互转化的结果。通过对山地害链的致灾因素、活动地域与结构特征分析和综合分析显示:山地灾害链的防治难度虽然很大,但除分布在高山和极高山区域、由冰雪崩塌和消融水引发的山地灾害链仅可预防,尚难治理外,其他山地灾害链都是可防、可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链 [J].
徐梦珍 ;
王兆印 ;
漆力健 .
山地学报, 2012, 30 (04) :502-512
[2]   强降雨在山地灾害链成灾演化中的关键控制作用 [J].
崔云 ;
孔纪名 ;
田述军 ;
阿发友 .
山地学报, 2011, (01) :87-94
[3]   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研究 [J].
李明 ;
唐红梅 ;
叶四桥 .
灾害学, 2008, (01) :1-5
[4]   地质灾害链 [J].
韩金良 ;
吴树仁 ;
汪华斌 .
地学前缘, 2007, (06) :11-23
[5]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框架构建 [J].
周菊芳 .
山西建筑, 2007, (06) :196-197
[6]   生态环境灾变链式理论原创结构梗概 [J].
肖盛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2593-2602
[7]   华北及邻近地区的巨灾链 [J].
吴瑾冰 ;
郭安红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1) :12-16
[8]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J].
文传甲 .
灾害学, 2000, (04) :14-19
[9]   西南山地灾链的区域分异 [J].
田连权 .
山地研究, 1995, (02) :116-120
[10]   论大气灾害链 [J].
文传甲 .
灾害学, 1994,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