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巷道围岩层裂或板裂化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及侧压系数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王学滨
伍小林
潘一山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等效连续介质; 圆形巷道; 层裂; 等间距; 拉应力; 板裂化; 岩爆;
D O I
10.16285/j.rsm.2012.08.019
中图分类号
TD311 [原岩应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避免均质和非均质模型不能较好地模拟围岩的层裂或板裂化现象,将岩石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即颗粒体材料。颗粒被视为弹性材料,而颗粒之间的界面破坏后被视为摩尔-库仑材料。颗粒和界面均被离散为正方形单元。采用FLAC研究了不同侧压系数时圆形巷道围岩中的剪切应变增量、最小、最大主应力等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颗粒体材料模型在压应力作用下诱发出的拉应力值接近于在模型边界上所施加的最大压应力,而最大压应力是所施加的最大压应力的数倍。这些结果意味着均质和非均质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另外,最小主应力和剪切应变增量的等值线图均显示,这些量的高值区的距离大致相等,这与V形岩爆坑内的板裂化现象类似。围岩层裂现象的原因是环向的高压应力和径向的高拉应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395 / 24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含不同半径孔洞的颗粒体模型的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J].
伍小林 ;
王学滨 ;
潘一山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 (01) :107-114
[2]   基于颗粒单元接触的二维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方法 [J].
周健 ;
邓益兵 ;
贾敏才 ;
王家全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10) :1479-1484
[3]   弹塑性条件下岩土孔隙介质有效应力系数理论模型 [J].
张凯 ;
周辉 ;
胡大伟 ;
冯夏庭 ;
张元刚 .
岩土力学, 2010, 31 (04) :1035-1041
[4]   颗粒离散元方法中接触模型的开发 [J].
王涛 ;
吕庆 ;
李杨 ;
李宏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4040-4045
[5]   洞室岩爆机理的层裂屈曲模型 [J].
冯涛 ;
潘长良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0, (02) :287-290
[6]   板状破坏的岩体岩爆判别的一种方法 [J].
王敏强 ;
侯发亮 .
岩土力学, 1993, (03) :53-60
[7]  
Discrete fracture in quasi-brittle materials under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ss states[J] . P.A. Klerck,E.J. Sellers,D.R.J. Owen.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 2004 (27)
[8]  
Borehole Breakouts in Berea Sandstone Reveal a New Fracture Mechanism[J] . B. C. Haimson.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2003 (5)
[9]  
Numerical studies of the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on rock failure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 Part II: constraint, slenderness and size effect[J] . C.A Tang,L.G Tham,P.K.K Lee,Y Tsui,H Li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