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及互作研究

被引:26
作者
曹卫东
贾继增
金继运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小麦; 叶绿素; 供氮水平; RFLP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小麦近缘物种硬粒小麦和节节麦发展而来的W7984和现代栽培种Opata 85作亲本,通过一粒传而获得F7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对该群体的111个株系分别在正常供应氮素(N 4.0mmol/L)和低氮胁迫(N 0.4mmol/L)两种情况下进行培养,4周后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根据该群体而构建的遗传图谱包括覆盖整个染色体组的918个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应用这些标记,研究了两种供氮情况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基因间互作。结果表明,在氮素正常供应情况下,有7个与叶绿素含量有关的QTL,变异解释率在4.30%~13.45%,亲本双方对于叶绿素含量的贡献基本一致;在氮素胁迫下,有9个QTL与叶绿素含量有关,变异解释率在4.04%~11.73%,亲本W7984.对于叶绿素含量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表明小麦近缘物种在低氮胁迫下对于叶绿素含量有重要贡献;且低氮胁迫下,叶绿素含量还受基因间上位效应的影响。氮素正常供应时有1个位点(位于2B染色体上)、低氮胁迫下有2个位点(位于3A和3B染色体上)同时影响小麦干物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而且此3个位点的效应都来自亲本W7984。这一发现表明,小麦干物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氮素营养对小麦群体光合碳同化作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3) :235-243
[2]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定位复杂数量性状基因的方法 [J].
朱军 .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11-119
[3]   氮素营养调控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的生理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4) :371-378
[4]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氮素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的遗传背景 [J].
吴平,罗安程 .
遗传学报, 1996, (06) :431-438
[5]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1991, (06) :461-469
[6]   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 [J].
朱根海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2) :9-12
[7]  
植物营养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陆景陵主编, 2003
[8]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y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es[J] . D. L. Wang,J. Zhu,Z. K. L. Li,A. H. Paters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