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主要地质特征

被引:103
作者
裴先治
张国伟
赖绍聪
李勇
陈亮
高明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西秦岭; 勉略构造带; 古缝合带; 东古特提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秦岭勉略构造带现今呈近东西—北西西向展布,是以自北而南多层次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为骨架的向南突出的巨型复合断裂弧形构造带。该带原为西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古缝合带,发育有俯冲和碰撞两期变形构造,以主造山碰撞晚期的自北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为显著特征。初步确定发育OIB以及N-MORB和E-MORB型玄武岩,代表了洋盆发育的物质记录。根据已有的年代学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结果,认为于泥盆纪晚期—早石炭世(D3—C1)沿勉略带发育有以蛇绿岩、洋岛玄武岩为代表的有限洋盆。在勉略带扩张打开形成有限洋盆与消减俯冲过程中,南侧发育有被动陆缘盆地沉积体系,北侧发育有深水裂陷盆地和活动陆缘盆地沉积体系。进而确定勉略带是一条重要的东古特提斯北侧分支洋盆俯冲消减碰撞缝合带和中国大陆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的主要结合带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D].裴先治.西北大学.2001, 01
  • [2] 秦岭勉县-略阳地区的构造混杂岩及其意义
    李亚林
    张国伟
    王成善
    李三忠
    方维萱
    伊海生
    [J]. 岩石学报, 2001, (03) : 476 - 482
  • [3]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王宗起
    陈海泓
    李继亮
    郝杰
    赵越
    韩芳林
    郝俊武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 38 - 44
  • [4] 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蛇绿岩与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赖绍聪
    张国伟
    杨永成
    陈家义
    [J]. 地球化学, 1998, (03) : 283 - 293
  • [5] 秦岭南缘晚古生代裂谷——有限洋盆沉积作用及构造演化.[J].孟庆任;张国伟;于在平;梅志超.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 [6]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中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海洋意义
    殷鸿福
    杜远生
    许继锋
    盛吉虎
    冯庆来
    [J]. 地球科学, 1996, (02) : 184 - 184
  • [7] 四川隆康、塔藏含火山岩地层时代新证据
    杨恒书,赖旭龙,杨逢清,殷鸿福
    [J].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1) : 71 - 75
  • [8]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古生代洋盆及其闭合时代的证据
    李曙光
    孙卫东
    张国伟
    陈家义
    杨永成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 223 - 230
  • [9]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张国伟
    孟庆任
    于在平
    孙勇
    周鼎武
    郭安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 193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