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部叶城—狮泉河地区岩石圈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董英君
姜枚
钱辉
宿和平
薛光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
[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各向异性; 剪切波; 叶城—狮泉河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青藏高原西部新疆叶城—西藏狮泉河地区宽频地震探测记录到的剪切波进行了各向异性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了该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特征:西昆仑地区各向异性大都沿北东方向分布,总体方向变化不大,各向异性整体走向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北缘各向异性空间分布一致。由此得出: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构造运动是形成本区岩石圈剪切波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各地体的各向异性在较大的东西向范围内保持稳定,各地体岩石圈固有的各向异性方向为北东向;作为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的分界线,班公怒江断裂带是主要的地表分界位置,在深部,无论西部剖面还是中部剖面,印度板块岩石圈的各向异性在该断裂带上均没有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大陆及邻区SKS波分裂研究 [J].
罗艳 ;
黄忠贤 ;
彭艳菊 ;
郑月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813-822
[2]   利用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叶城-狮泉河地区深部构造 [J].
薛光琦 ;
姜枚 ;
宿和平 ;
钱辉 ;
王有学 ;
董英君 ;
G.Wittlinger ;
G.Poupinet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29-334
[3]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 [J].
高锐 ;
肖序常 ;
刘训 ;
管烨 ;
李秋生 ;
卢德源 ;
李朋武 .
地球学报, 2001, (06) :547-552+570
[4]   青藏高原及其部分邻区地震各向异性和上地幔特征 [J].
姜枚 ;
许志琴 ;
A.Hirn ;
刘妍 ;
董英君 ;
薛光琦 ;
钱辉 .
地球学报, 2001, (02) :111-116
[5]   青藏高原北部的碰撞造山及深部动力学——中法地学合作研究新进展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姜枚 .
地球学报, 2001, (01) :5-10
[6]   阿尔金断裂系及邻区剪切波各向异性研究 [J].
董英君 ;
薛光琦 ;
马开义 ;
姜枚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9, (04) :59-66
[7]   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进展 [J].
黄晓葛 ;
白武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9, (03) :54-65
[8]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J].
吕庆田 ;
姜枚 ;
马开义 ;
许志琴 .
地质论评, 1997, (04) :337-346
[9]   西藏定日-青海格尔木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J].
史大年 ;
董英君 ;
姜枚 ;
赵红 ;
G.Poupinet ;
A.Hirn ;
A.Nercessian .
地质学报, 1996, (04) :291-297
[10]   用天然地震探测青藏高原中部地壳、上地幔结构 [J].
姜枚,吕庆田,史大年,薛光琦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4) :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