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平原不同非农生境中植物多样性

被引:21
作者
卢训令 [1 ,2 ,3 ]
汤茜 [1 ,2 ]
梁国付 [1 ,2 ]
丁圣彦 [1 ,2 ,3 ]
机构
[1] 教育部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非农生境;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黄河下游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自然、半自然等非农生境是区域农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下游平原区是典型的农业景观,农田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林地、树篱等景观要素散布其中,为研究区内非农生境中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效应,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区内典型农业景观中林地、树篱、田间道路和沟渠等主要非农生境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区内植物组成以菊科、禾本科等为主;区内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各生境间有一定的差异,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植物属分布型中的13个,以温带分布、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总体上区内的植物组成以广布种为主,优势科属明显,特有种缺乏;各非农生境中的植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林地和树篱生境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田间道路,沟渠、林地和树篱生境中的物种均匀度和群落盖度均显著高于田间道路;β多样性分析表明田间道路生境中的群落组成分化程度在各样点间最大(β多样性指数最高);树篱、林地和田间道路等生境间群落相似性均较高,但其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组成方面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沟渠作为一种特殊生境与其它生境间的群落相似性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在黄河下游平原典型农业景观中,作为非农生境存在的林地和树篱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具有重要地位,沟渠为水生和湿生植物提供了庇护所,意义重大;各生境间高的群落相似性仅是物种组成名录相似性的反映,其空间格局和优势种群间差异明显,各生境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差异巨大。未来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重在生态系统过程、功能的加强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和提高,且需进一步在景观水平上探讨各非农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对其生态效益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和管理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527 / 15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 [J].
卢训令 ;
丁圣彦 ;
游莉 ;
张恒月 .
生态学报, 2013, 33 (15) :4715-4723
[2]  
北京密云农业景观步甲群落空间分布格局[J]. 常虹,张旭珠,段美春,宇振荣,刘云慧.应用生态学报. 2012(06)
[3]   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多样性 [J].
吴攀 ;
陈永乐 ;
赵洋 ;
胡宜刚 ;
黄磊 ;
张志山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2) :2790-2796
[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斑块边缘效应对节肢动物的影响 [J].
汪洋 ;
王刚 ;
杜瑛琪 ;
陈绮铭 ;
谷艳芳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6186-6193
[5]   坝上地区农田和恢复生境地表甲虫多样性 [J].
刘云慧 ;
宇振荣 ;
王长柳 ;
李良涛 ;
常虹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465-473
[6]   Beta多样性研究进展 [J].
陈圣宾 ;
欧阳志云 ;
徐卫华 ;
肖燚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4) :323-335
[7]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J].
马守臣 ;
原东方 ;
杨慎骄 ;
王和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4) :815-819
[8]   开封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动态 [J].
谷艳芳 ;
胡楠 ;
丁圣彦 ;
张丽霞 .
生态学报, 2007, (04) :1359-1367
[9]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J].
蔡年辉 ;
李根前 ;
朱存福 ;
黄永祥 ;
李俊楠 ;
赵文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2) :1-4+163
[10]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05) :5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