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被引:17
作者
郭咏梅
卢义宣
刘晓利
涂建
辜琼瑶
李华慧
谭春艳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3]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品质性状; 遗传改良;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3.02.004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共7项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优质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通过选育适当的亲本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J].
马玉清 ;
李仕贵 ;
王玉平 ;
黎汉云 ;
高克铭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1) :28-31
[2]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龙和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23-328
[3]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J].
敖雁 ;
徐辰武 ;
莫惠栋 .
遗传学报, 2000, (08) :706-712
[4]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J].
包劲松 ;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2) :29-35
[5]   玉米DNA导入水稻选育高蛋白品系 [J].
洪亚辉 ;
萧浪涛 ;
董延瑜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28-30
[6]   籼粳交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J].
陈建国 ;
朱军 .
作物学报, 1999, (05) :579-584
[7]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李欣 ;
莫惠栋 ;
王安民 ;
徐辰武 ;
朱毅华 ;
于恒秀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197-204
[8]   籼-粳杂种稻米几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张爱红 ;
徐辰武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9, (04) :401-407
[9]   籼稻和粳稻中蜡质基因座位上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J].
舒庆尧 ;
吴殿星 ;
夏英武 ;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99, (04) :350-358
[10]   籼型杂交稻稻米赖氨酸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杨肖娥 ;
余允贵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1)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