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38
作者
马玉清
李仕贵
王玉平
黎汉云
高克铭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温江
[3] 四川温江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外观品质; 蒸煮品质;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2.01.007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用 9个不育系和 3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 18个杂交水稻组合稻米的外观和蒸煮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粒长和长宽比倾向双亲中值 ,垩白率和垩白度显著超过中亲值 ,倾向高值亲本 ;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 ,与中亲值无显著差异 ,而胶稠度低于中亲值。但不同类型的组合间表现不一致。相关分析结果 ,垩白率和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直链淀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异地比较定位控制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 [J].
包劲松 ;
何平 ;
李仕贵 ;
夏英武 ;
陈英 ;
朱立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5) :8-13
[2]   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J].
郭银燕 ;
胡秉民 ;
张云康 ;
胡明训 ;
陈昆荣 .
作物学报, 1999, (04) :499-503
[3]   气象生态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程方民 ;
朱碧岩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5)
[4]   跨世纪的粮改新举措 [J].
丁声俊 .
粮食科技与经济, 1998, (04) :6-7
[5]   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J].
朱军 .
遗传学报, 1996, (01) :56-68
[6]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J].
莫惠栋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4) :8-14
[7]  
优质稻米的研究与利用[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黄发松,胡培松编著, 1994
[8]  
Genetic analysis of rice grain quality[J] . P. He,S. G. Li,Q. Qian,Y. Q. Ma,J. Z. Li,W. M. Wang,Y. Chen,L. H. Zhu.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3-4)
[9]  
Genetic analysis of waxy locu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I. Kumar,G. S. Khush,B. O. Juliano.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