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被引:298
作者
莫惠栋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扬州
关键词
稻米; 品质性状; 遗传; 育种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论述我国稻米的品质改进,内容包括:(1)稻米品质的评价;(2)品质性状的遗传;(3)品质性状的育种改良;(4)影响稻米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母株基因型或胚乳基因型控制,或兼而有之。现已明确,米的一些形态性状,如粒长、粒宽、粒重等,主要受母株基因型控制;这些性状在F2米粒间无明显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状,则主要由胚乳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均发生分离。杂种稻米的理化性状是很难一致的。当前优质米育种应特别注意:(1)改进米的外观品质;(2)根据用途改进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3)选育含胚米;(4)改进特种米(黑米、香米和糯米)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不同品种稻米维生素B1、B2品质分析
    钱咏文
    刘钧赞
    何昆明
    许聪
    黄天世
    徐梅生
    [J]. 作物学报, 1991, (01) : 58 - 63
  • [2] 水稻籽粒外观品质及脂肪的遗传研究
    祁祖白
    李宝健
    杨文广
    吴秀峰
    [J]. 遗传学报, 1983, (06) : 452 - 458
  • [3] 作物品质育种[M]. 农业出版社 , 翟凤林等编著, 1991
  • [4] 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等著, 1990
  • [5] Inheritance of amylose content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Ish Kumar,G. S. Khush.Euphytica . 1988 (3)
  • [6] Abstract of the First Intemational Crop Science Congress. Mo Huidong. Iow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