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44
作者
周洪华
陈亚宁
李卫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绿洲-荒漠过渡带; 群落多样性; 分布格局; 优势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10个断面的30个样地野外调查结果,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均匀度指数(JSW)、Whittaker指数、Cody指数、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CA)、Cassie指标(GI)综合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带优势种群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spp.)、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罗布麻(Apocynum hendersonii),受生境中水分条件的影响,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格局;各群落α-多样性指数低,物种多样性呈梯度变化,受环境水土资源条件限制,物种丰富度变化为:绿洲内>交错区>荒漠区;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群落结构呈规律性变化:乔-灌-草结构—灌-草结构—单一灌木结构—灌-草结构—乔-灌-草结构;Whittaker指数、Cody指数显示群落β-多样性随着地下水埋深梯度发生变化,过渡带是绿洲和荒漠物种分布变化的分界地带。因此,地下水埋深是决定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带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分布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群落生态过程与水文机制研究 [J].
李卫红 ;
郝兴明 ;
覃新闻 ;
陈亚宁 ;
黄湘 .
中国沙漠, 2008, (06) :1113-1117
[2]   藏北高山嵩草草甸植被和多样性在沙漠化过程中的变化 [J].
魏兴琥 ;
李森 ;
杨萍 ;
董玉祥 ;
张春来 .
中国沙漠, 2007, (05) :750-757
[3]   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J].
张玲 ;
袁晓颖 ;
张东来 .
植物研究, 2007, (03) :356-360
[4]   民勤绿洲边缘物种多样性对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J].
杨自辉 ;
俄有浩 ;
方峨天 ;
刘虎俊 ;
马全林 ;
詹科杰 .
中国沙漠, 2007, (02) :278-282
[5]   北京东灵山地区白桦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J].
杨慧 ;
娄安如 ;
高益军 ;
宋宏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72-282
[6]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J].
康华靖 ;
陈子林 ;
刘鹏 ;
郝朝运 ;
韦福民 .
生态学报, 2007, (01) :389-396
[7]   人为干扰对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J].
杨梅 ;
林思祖 ;
曹光球 ;
刘洪波 ;
曹子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1) :9-11
[8]   Rational groundwater table indicated by the ec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vegetation: 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J].
CHEN Yaning ;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S1) :8-15
[9]   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J].
武玉珍 ;
张峰 .
植物研究, 2006, (06) :735-741
[10]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J].
张绘芳 ;
李霞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0) :2125-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