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农村地区钱庄业的起源和兴衰——近代农村钱庄业探索之一

被引:17
作者
刘克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钱庄; 货币兑换; 早期钱庄; 商品经济; 商业流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9 [金融史、银行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农村钱庄是近代后期农村资金融通的重要方式,是全国钱庄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最初源于银钱兑换,但普遍产生和兴起则是农村商品经济和区域及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农村钱庄兴起的时间比城市钱庄稍晚,整体存续时间亦较短。鸦片战争前,农村钱庄依稀出现,鸦片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农村钱庄业全面形成,迅速壮大,1921—1931年间达于高峰。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银行势力不断向农村扩张,币制改革全面推行并最终完成,农村钱庄失却生存空间,急剧衰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31]  
中国近代货币史.[M].魏建猷著;.群联出版社.1955,
[32]  
肇庆市志.[M].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33]  
绍兴市志.[M].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4]  
永福县志.[M].潘健康主编;永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6,
[35]  
长沙县志.[M].湖南省长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联书店.1995,
[36]  
辽源市志.[M].辽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江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37]  
邕宁县志.[M].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38]  
东台市志.[M].戴章主编;东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9]  
呼兰县志.[M].呼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姜世忠主编;.中华书局.1994,
[40]  
石家庄地区志.[M].石家庄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德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