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性视角下移动短视频的空间生产、消费与价值悖论

被引:33
作者
何志武
董红兵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移动短视频; 可见性; 祛魅; 赋魅;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9.10.00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移动短视频并非只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更是一个展示自我、获取他人注意的空间。本文以可见性作为切入点,就移动短视频平台如何进行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平台在物质性空间里设置了可见性的"密码",推动了空间内容的生产,同时通过拓展社会关系,再造了一个社交性空间。传播过程中,平台以祛魅及赋魅的方式,增进了空间消费。然而,这也可能引发个人主体的衰落及社会群体的隔阂等价值悖论,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大学生观看音乐社交短视频成瘾心理现象分析 [J].
张宇晨 ;
刘学敏 ;
陈万琪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05) :9-11
[2]   逻辑、困境及其消解:移动短视频生产的空间实践 [J].
吕永峰 ;
何志武 .
编辑之友, 2019, (02) :86-90
[3]   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 [J].
彭兰 .
新闻界, 2019, (01) :34-43
[4]   “戏精”:短视频狂欢的新身体叙事 [J].
韩少卿 .
新闻爱好者, 2018, (10) :29-32
[5]   流动社会的智能新媒介、移动连接与个人隐私——雷蒙德·威廉斯“流动的藏私”理论再阐释 [J].
郭小平 ;
李晓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10) :19-24
[6]   网络公共领域中可见性问题研究 [J].
浦玲丽 .
今传媒, 2018, 26 (08) :42-45
[7]   接入、场景、资本:社交媒体三大构成 [J].
谭天 ;
汪婷 .
中国出版, 2018, (08) :22-27
[8]   “我拍故我在”:景观社会中的自拍文化 [J].
余富强 ;
胡鹏辉 .
新闻界, 2018, (03) :61-67
[9]   新媒体运营:从“关系”到“连接” [J].
谭天 ;
王俊 .
编辑之友, 2017, (12) :5-9
[10]   “可见性”赋权——舆论是如何“可见”的? [J].
姜红 ;
开薪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3) :146-153